[ 超級管理員, 2025-08-05 ]
作為中衛工業園區化工產業鏈核心企業,華御化工以燒堿離子膜電解槽為核心設備,構建循環產業鏈生態。面對設備老化與技術迭代挑戰,公司通過“專項治理+數字賦能”雙輪驅動,推動設備管理從被動維護向智能化轉型,助力高質量發展。
燒堿廠三套電解裝置因槽型復雜、設備狀態欠佳,導致運行效率下降。今年3月,公司明確“數據驅動+預防性維護”方向,對16臺電解槽1640個單元槽開展全面氣體普查,精準定位性能劣化單元。

分廠明確要求化驗中心在高溫環境和高強度工作的雙重壓力下,克服困難、加班加點,務必在既定時間內確保普查質量并完成普查任務。與此同時,要求電解崗位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,合理協調日常工作,積極配合外協單位,按計劃完成特槽的除槽工作。自電槽管理專題會議召開以來,各相關專業迅速行動、緊密配合,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。截至6月30日,已完成5臺電解槽26個單元槽及29張離子膜更換,排除隱患,為下半年常態化管理奠定基礎。

6月初,新增的5/6號電解槽順利開車。在滿足市場需求以及公司自用堿的前提下,燒堿廠按照公司要求,積極整合電槽運行資源將9萬噸與12萬噸兩套裝置滿負荷運行,同時將4萬噸老裝置停車進行設備檢修保養,既降低了整體運行的能耗,又為應對市場形勢的變化提前做好準備。

公司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,推進數字化轉型。2024年11月成立了信息化管理部,集團黑馬科技公司牽頭,整合資源,由黑馬科技朱海亞總經理帶隊,抽調4名技術工程師骨干組成專項工作組,采取黑馬與華御兩地輪換坐班的模式,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工作方式,全力加速華御數字化與智能化建設。圍繞職能升級、協同提效、資產革新以及成本優化等多方面,深入開展“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”,通過數字化轉型,著力攻克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等發展難題,為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力。

為實現電槽運行精準監控,公司總經理顧家立提出,要突破傳統利用Excel表格等數據管理模式,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數據整合、實時共享與自動預警。今年4月,燒堿廠聯合信息管理部、生產管理部,在智慧園區系統中開辟電槽管理專區,同步在OA上建立除槽清單及審批制度,提升管理規范性。
信息化管理部用近兩個月時間搭建電槽管理系統框架,涵蓋基礎信息、氯氣組分檢測、單元槽電壓、維修記錄等核心模塊。技術人員深入現場,對軟硬件運行狀態及相關設備開展全面測試;針對已出現老化現象的設備,同步出具了優化建議,并對數據錄入人員進行了規范操作指導,確保數據錄入流程的標準化。

針對數據可視化需求,工程師也提出圖表化呈現想法,目前正推進模擬測階段。數字技術的賦能,電解槽非計劃停車時間相比以往同期有所下降,關鍵備件庫存周轉率得以提高,設備綜合效率也提升至新的水平。

通過信息化部與生產部門的緊密協作,燒堿廠以電壓六點一測為基礎,為每臺電槽單元創建了“一槽一檔”電子檔案。這份檔案詳細記載了極片涂膜狀態、離子膜更換周期、膜框運行數據等關鍵信息,并安排專人進行實時跟蹤與預警。
崗位分析人員持續錄入普查及單點檢測的電壓信息,并實時更新,確保數據能夠實現共享。針對跟蹤過程中察覺到的異常問題,已構建起預警機制。在多部門協同監控下,數據真正實現了動態流轉,有力推動電槽預防性維修工作有序開展,顯著提升了設備管理效率。

當前,華御化工依托現有的數字化平臺,與電槽管理軟件技術人員積極開展溝通。未來有計劃地借助“一點一測”方式,大力推進電解槽智能化管理的升級工作,著重探索性能預測模型、遠程診斷等技術的實際應用。真正實現數字化,智能化管理。

作為傳統化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實踐,華御化工以設備管理為切口,將數據要素深度融入生產全流程,不僅提升了核心競爭力,更為園區產業鏈協同與區域產業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“華御方案”。未來,公司將持續推進“信息化建設,數據賦能”工程,以數字技術破解效率、成本難題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。